我染疫了,卻感慶幸!因我有了這3個生命反思。

by | 3 月 11, 2022 | 自我照顧

2022年2月中,我和孩子感染了新冠肺炎,生活各種事務必須停擺,我們在家休息了大半個月,萬般不願,也要把節目和內容創作所有工作暫停。在這段養病期間,卻意外獲得3個很重要生命反思!

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

Bob Dylan

1) 你的人生只配備一輛汽車載你去任何目的地

如果你的人生旅程只配備一輛汽車,載你去任何目的地,你會如何照料這輛汽車呢?

那當然是給它注最好的燃料,配備好的車輪,不隨便改裝,也不過度使用以免靈件失靈,你總想它的壽命愈長愈好,因為它壞了,你有更精彩的旅途也無法啟程。

這輛汽車,就是我們的身體,但我們總是抱著僥倖的心理,去過度使用這輛汽車。

我近兩年才學懂把自己的身體,看待為一位我要尊重、欣賞、珍惜和小心照料的「人」。因為你的身體,才是你的終生伴侶,不是你的老公,也不是你的孩子。但我們用這個身體的方式,就好像她永不會壞掉一樣。

事實是,我們每個人,只獲配一副身驅,用壞了就真的完了。

病得最嚴重的幾天,每天在床上的時間接近20小時,那段時間,我的內心一直對身體心存感恩,雖然全身肌肉痛得非常厲害,常常懷疑到底要多久就好起來,但我知道,我的身體正在為我非常努力地和病毒混戰,而我只有給予身體休息,就是我能夠在當下給身體最好的照料。

說到底,你的意志多強大,還得透過身驅來行動。所以,無論你有病沒病,請有意識地善待你的身體,因為只有她被好好照料,你才會有美好的旅程。

我確實知道的是,只要你能夠帶著感激之情,和身體和平共處,便毋須與自己的身體陷入苦戰

歐普拉
中獎的兩條線。

2)遠在天邊的玫瑰園和眼前盛開的薔薇

疫情的確令我們失去了出行、聚會的自由,一波比一波嚴重,讓我們似乎要終日活於惶恐之中,對未來充滿不確定的焦慮;而我病得最難受的那幾天,腦中也是一直在惦掛節目的脫班,還有孩子的學習。

然後,同一時期,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一幕幕生離死別透過我手上的電話讓我看見,而我正躺在床上,孩子安穩地睡在我身邊,我也不必擔心下一秒屋頂被炸。

我才猛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故事:一位富翁看見漁夫在沙灘上曬太陽,富翁問:「你為什麼不去打魚?」漁夫反問:「打魚為了什麼?」富翁說:「為了賺錢。」漁夫又問:「賺錢為了什麼?」富翁說:「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漁夫問:「更好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富翁說:「那就是能在沙灘上盡情地享受陽光。」漁夫說:「那我不正在享受陽光嗎?」 ( 原文故事

疫情又好,平常的生活又好,我們總是惦掛遠在天邊的玫瑰園,無視每天在眼前盛放的玫瑰。的確,我們要自己張羅物資,好煩!但還有物資可給你張羅;我們要顧孩子的學習,好煩!但你還有一個健康的孩子可給你操心。我們要整天擔驚受怕染疫,好煩!但你怕的只是身體的戰爭,而不是一場真正的戰爭。我們沒有街沒有公園沒有娛樂場所沒有超市沒有購物地點可去,好煩!但你仍有一個家可歸……

增強體力和免疫力的蘋果洋蔥飲。

3)實踐快樂的方法之一是看見不幸中的意義

Steve jobs 曾經分享過一個關於人生連點的故事:每一個當下發生的事情(點),對正在經歷其中的你,的確很難看見其存在意義,但當我們在未來回望,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點,都不可或缺,串連起來,你才知道當中的意義非凡。

無論是從成長心態、佛家轉念、或是輔導學中的一些心理理論,我近年從這些領域內學習到的一個共同的概念,就是一個人要快樂與否,絕非單靠幸運,而是你有沒有能力,在不幸中看見意義。

在香港這段疫情期間,我就一直練習這個能力。

被困在家,那即是多了時間休息,雜事減少,讓我可以養精蓄銳,專心做好品牌內容。

孩子少了活動的機會,那就是鍛練我創意的時候,有甚麼可活動身體的在家遊戲可以做呢?你以為久不動腦,會點子枯渴,事實是當我一開始思考,點子卻是排山倒海而來;

感染新冠肺炎會很辛苦,那就是身體有正常運作,而且你也會因此獲得抗體。

不能外出去購物,那銀包的錢就一直在銀包,而且更發現,人生活所需要的物質真的不多。

請相信,這是一種能力,就好像學外語、健身、廚藝一樣,只要多加鍛練,從壞事情中看見意義,快樂會一直在身邊。

快樂並不是沒有不幸,而是在不幸中看到意義。

病了的孩子也是開心的。

你會喜歡的母職生活內容: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其他相似文章

學懂《 原子習慣 》四部曲, 讓習慣成為母職強大工具

學懂《 原子習慣 》四部曲, 讓習慣成為母職強大工具

我個人非常推薦媽媽們閱讀《 原子習慣 》,此書不只能應用在生活或工作,任何你想增益的層面,你都可以運用此書所說的習慣養成四部曲。而我,就把此書所學到的用在孩子的教育身上,對他和我的助益非常巨大。這篇文章,我想和你分享,我是如何把原子習慣應用在我的母職生活。

關於作者

關於作者

李心尹 Natalie 是香港自媒體創作者、Podcast 節目《媽媽成長課》主持人。致力創作提升母職生活效能及幸福感的內容,協助現代媽媽創建理想母職生活。

忙碌媽媽一週要事規劃及行動手冊下載

忙碌媽媽一週要事規劃手冊|限時下載!

一份5頁的指導及行動手冊,助你一步步規劃好一週要事,做好時間管理。

你已成功登記獲取忙碌媽媽一週要事規劃指導及行動手冊,請留意電郵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