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養

為你研讀那些高價值教養書,助你在繁忙母職中仍獲得精華教養知識。

病是教養出來的 :孩子的4種氣質,學習待人遇事是這樣不同!

病是教養出來的 :孩子的4種氣質,學習待人遇事是這樣不同!

在《病是教養出來的》一書中,我除了學習到人智學中主張的兒童身體發育最重要的三個七年及一些我也有犯過的教養不同行為,另有一項對我很大助益的,就是了解自己及孩子的氣質,讓我可以因「氣質」施教。這篇文章,我會分享我從這書學習到的四種氣質的孩子,分別展現出怎樣的行為和個性,及一些父母的應對建議。

病是教養出來的 :教養不當如何傷害孩子身心?

病是教養出來的 :教養不當如何傷害孩子身心?

《 病是教養出來的 》只聽書名,就叫父母心驚膽顫——原來育兒上的用心良苦,有時候會捉錯用神,讓孩子身心受害? 是的,但這並不絕望,因為路還很長,你今天學懂就好了。這篇文章,我們會談到此書所說的現代教養所帶來的常見健康問題及其解方,還有作者深信的最佳育兒法,這對我很有幫助,我希望對你也是。

甚麼是「 閱讀遊戲 」?如何和孩子玩出童書趣味?!

甚麼是「 閱讀遊戲 」?如何和孩子玩出童書趣味?!

你在培養孩子閱讀上,有困難嗎?在我過去五年的幼兒閱讀培養經驗中,我發現除了堅持伴讀這個最重要的核心因素,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因素,說出來可能很怪,但這無疑是在早期讓孩子覺得書本非常有趣,間接促成他熱愛閱讀的原因。是甚麼?就是我會進行了很多「 閱讀遊戲 」。

做對了這些原子習慣 , 培養幼兒閱讀 不吃力 。

做對了這些原子習慣 , 培養幼兒閱讀 不吃力 。

這是系列內容《原子習慣和母職生活》的最後一章,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將《原子習慣》內所提到的習慣養成四部曲應用在我為兒子建立閱讀習慣的例子上,希望可以幫助你理解《原子習慣》中的每一個環節,幫助你的習慣養成;或是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上更多參考細節。

我的孩子不吃東西! —— 厭食孩童媽媽的自處心法

我的孩子不吃東西! —— 厭食孩童媽媽的自處心法

或許現在的你,正面臨我當年的狀況——痛苦、得不到支持,並附帶旁人(及自己)的譴責。但我要你知道,情況不會因為你的一個努力不懈而來的解決方案而立刻變好,你的孩子不會今天厭食明天就狂吃,吃到你滿意為止,不會,就是不會。反之,情況只會以非常緩慢,慢得近乎沒有的速度在改善,或有時翻來覆去,時好時壞,讓你時喜時悲。

兩母子的失敗練習

兩母子的失敗練習

不必在孩子失敗時否定自己的感受,反之是承認和理解自己,再同樣地用在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失敗的經歷少,還未學懂自我消化和勉勵,所以我們的回應就變得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