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在職媽媽,生活總是匆匆忙忙,尤其是年尾的日子,特別多假期、節日和家庭聚會,總是在一片歡騰中跨過一年。我們很容易就把時間耗在一堆節慶活動,或是照顧孩子放假在家的時光,忙是很忙,但不見得對新一年有何重要價值。這篇文章,就是想和你分享
- 為甚麼要媽媽要做年度回顧?回顧的意義是甚麼?
- 你可以如何利用「過去未來新年回顧表」,幫助你回顧去年的狀況以應對來年的挑戰?
- 你也可以參考我怎樣利用「過去未來新年回顧表」、轉化2021年的學習,並成為2022年的我的理想生活策略。
- 最後也是最重要,免費下載我為你特別設計的:「過去未來新年回顧表」
回顧讓你看見自己的內在
要是你是全職媽媽,你可能覺得生活不就是孩子、家庭或是一丁兒的自己,有甚麼好回顧的?但親愛的,你的生活過得簡單,不代表你的感受就會簡單,更不代表你的思緒和想法,很易理順。
很多時候,日常生活的匆忙很容易麻痺我們對生活事物的感應。這種麻痺,某程度對我們的生活是帶來簡便的,畢竟要是對所有事情都保持高度覺察和敏感,人也會很累,所以就有了這種「自動導航」;但要我們習慣了忙錄,習慣了壓力,這種「自動導航」」就未必有助我們生活得輕鬆自在,反而只會愈加沉重。
你有試過生活過得平白,卻感到巨大的壓力嗎?
我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日子就是這樣。生活似乎歲月靜好,做著自己喜愛的事,理應沒甚麼好擔心,卻總會很易感覺焦慮和緊張,更影響了身體,一直要看中醫。後來,學習了正念,也嘗試了晨間隨筆、感恩日記等習慣,我才發現,原來過去的我壓抑了太多太多想法和感受,情緒無處可走,便演化成身體的焦慮和緊張。這都是身體給予我們的訊號。
分享這段經歷,不是說寫日記(回顧事件)就會令身體變好,反倒是想提出,有時回顧只是一個儀式,它只一個讓你有機會坐下來,沉澱想法、疏理情緒、理解自己的行為。
回顧最好要寫,而寫下來的字,能夠把你的思緒、想法和計劃具體化,活現眼前,你就不得不承認。你要做的就是誠實面對自己。
「過去未來新年回顧表」助你轉化學習,應付來年挑戰
坦白說,我以往也做過很多年度回顧,尤其是在紙版雜認還盛行的年代,每到年尾,各家女性為目標客群的雜誌社,就會推出一堆New Year Resolution系列,以新一年目標為專題,拋讀者幾條通用問題,回顧一下。那些問題不是不好,但就是為了大眾,有時真的過於籠統,而當然回答的讀者(即是我),也會答得很籠統。
特色
這次的我特意製作的「過去未來新年回顧表」,就是集中對應給你「媽媽」這身份而設計的。回顧的問題,能讓你反思過去一年的種種經歷和學習;在「未來」的問題,就是帶領你去思考,如何把這些經歷,轉化應付來年的挑戰。
- 特別以「媽媽」的需求而設計
- 助你深入回顧過去12個月的經歷
- 帶你轉化學習到未來的一年
適合怎樣的媽媽?
- 喜歡思考探索內在的媽媽
- 對過去一年不大滿意的媽媽
- 希望來年有更好規劃的媽媽
所需時間:2小時
一年才花你2小時,所帶來的價值卻非常巨大,也很值得吧?而且,你不一定要在一天裡完成,你可以分段完成也可以。
慶祝網站更新,2022年一月內,免費下載!
我的回顧和反思
回顧過去年年頭的目標,有甚麼事達成了,具體的原因是甚麼?
今年年頭定立的4個目標,當中有3個完成了。我認為其中成功的原因在於:
渴望夠吸引
過去一年的主要渴望是,成為擁有可完全支配並創造營收的自媒體創作者,基於這個慾望,我積極從各個方面做好(當然還是有很多尚待進步的地方。) 我在今年重新設計了個人網站,這真是一件非常-非常-耗時的工程,每一次動工就是幾小時,我不下10次問自己,到底還要多久才能完成?要是從資源分配、時間管理等去分析這個項目,我想我應該會得零分,但是,我最終就是完成了,我的目標就是要它完成,Whatever it takes。
不過,我還是會從經驗裡好好學習,畢竟我的最大資源和限制就是時間,我應該用得更謹慎的。 另外,就是開設Podcast,這是一個全新的媒介去傅遞我的內容,雖然嘗試新東西難度不少,但我喜歡這當中應付得來的挑戰度。 因為渴望夠強大,促使這個目標的完成。
慢慢來,比較快
我終於學懂「循序漸進」。 可惜沒有做任何紀錄,要是有,那一定會看到我身心靈的大逆轉。年初的我,身體差(常頭暈、疲累、低血糖、睡不好、常常拉傷肌肉);情緒煩躁、易怒、緊張、焦慮、埋怨;心靈上,總是覺得很多事都很努力卻又做不好,常常自責,覺得自己沒能力、很挫敗。
我知道當中和疫情、社會氣氛及對自己過高的期望而造成,直至2021年暑假了,我因為要去買新泳衣,才發覺自己真的胖了太多,這種胖給我的警醒並不只是要處理飲食問題或是減肥,而是我真的要用心、好好去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身體是自己的終極伴侶,她陪你做盡你想去做的事,沒有這個身體,那裡都不用去啊。
然後,我做了甚麼呢? 我先去看中醫。我看了幾個月中醫,幾乎天天吃中藥。同步,非常積極調整日常作息,我是一個從小至大也沒有正常作息的人,這其實受著我的家庭背景、工作形態、個人性格混合因素影響。老實說,這真是我一個非常難改的壞習慣,但我今年真的改掉了,因為我清楚知道,作息不規律或是常熬夜,對身體很差。 然後,我再嘗試建立早上運動的習慣。
開初是隔天、每次10至15分鐘,然後增至每天、每次10至15分鐘,然後是現在的每天30分至40分鐘。 這就是為何我認為「循序漸進」是這個目標能夠成功的原因。我沒有一來就設定每天30分鐘,因為這種注定失敗,尤其是看過《原子習慣》一書後,更明白要建立一個新習慣,「輕易而舉」是關鍵。 雖然說,一件事的成功絕不只能從單一的因素去看待,除了以上的因素,當然還有堅持、行動設計、環境配合,但是,我認為以上兩個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循序漸進」的一環,是我一直以來都沒嘗試過的方式,卻在今年因為逆向操作,而獲得一點兒成功。
但我希望這能讓你深思,能夠讓你目標成功的是甚麼因素,然後嘗試從這些因素中摸索出最適合自己操作的方式,並用諸於未來的目標設定。這個發現的過程並不容易,我也花了很多年去找,也仍在找尋中,也肯定需要不斷找尋,所以,慢慢來。
這個發現,能如何幫助你在未來一年的執行計劃?
在設定目標時更關注那些與自己的價值、身份認同吻合的。簡單來說,你的目標是你真正想要的目標,並非那些為別人期望而出現的目標。 例如,坦白說,今年我其中一個目標我做到了,但那卻不是我要的東西,那絕對是為別人期望而出現的目標,雖然完成了,我真的沒甚麼感覺。在這件事上,我學懂傾聽自己的聲音,在需要的時候,就說不吧,不要浪費珍費的時間和資源。
過去的一年,最讓你感到快樂的3件事?
和孩子去玩、創作短篇故事、和最好的朋友在家短聚。
你在未來一年,可以做甚麼,重複這些讓你快樂的事?
我想在未來一年,嘗試和孩子露營;每星期撥一天晚上給自己去創作故短篇事,放下市場反應,就為了自己的內心的創作需求;繼續保持人少的家庭聚會,這樣才能有足夠聊天的時光。

過去一年,有甚麼事情是最讓你感到困難的?
在工作的技術層面上,設計網站在今年是一項超出我能力最少40%的事,而我當初以為只有0.4%!當中涉及太多技術難題了,而且當你一心想把事情做好,又附帶能力不足時,你便會想投入更多時間去進步,並在不停發現新問題時,嘗試找完美的解決方案。結果,網站施工期就多一倍時間。
在育兒上,今年最難的不再是處理孩子的情緒,畢竟他進入5歲,自控力、社交力、同理心等各方面又成熟了,現在不再需要應付孩子在情緒上的突發事項,更多需要觀察他在學習上的能力和特性,同時向外收集資訊、過濾並從中撮取適合的方式,嘗試又調節,這也許是今年的困難項目,但也肯定是未來10年的困難項目。
在個人成長或靈性層面來看,平衡內心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是今年開始意識到要應付的狀況。今年為此感到難度,並不是代表此事在今年才發生,而是今年才有意識到此事的重要。我在九型人格裡,是典型的4號,非常容易同理及同情別人的感受,今年我意識到,要是我長期持續無度地開放感應器,收集別人的情緒或任何期望,並誤以為那就是我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這事很危險。所以,今年年頭開始練習冥想,感覺對此事有莫大脾益。
你在未來一年,可以做甚麼,減低這個困難?
認清完美主義這個敵人
在工作上,我今年終於意識到我的完美主義是我多年來做事模式的重大缺點。對,這真的很嚴重,嚴重到我只是在年尾逆向操作一下,不總是把事情的細節做得那麼滿,集中精力在先把事情完成上,年尾的生產力就已大大提升。 先有量,才有質。你必需做得夠多,你才能從基數大的事件中找到參考價值,並把事情優化。你是沒可能優化一件未發生的事,所以先把事情完成,重要過把事情完美。啊,多麼重要的一課!
和孩子討論學習取向
在育兒上,我想我會花多些時間和孩子討論他的看法和取向。Theo是一個從小就被尊重及接納任何想法的孩子,他總會很直白及具體地表達他的想法,不喜歡他就說不喜歡,他很清楚自己的喜好,因為他從小都被接納他的一切。我相信,這有助於他更懂去理解自己的需求。
題外話一下,有時旁人不解,會覺得Theo有很特殊的要求,在我眼中,這是他清楚自己需求、聽從內在聲音的表現。我們傳統社會都習慣期望孩子凡事順從大人,聽從大人指令,跟隨大人步伐,我覺得過度是會令孩子慣於壓抑自我感受,變得不理解自己的需求。你看有些孩子,你問他喜歡做甚麼、玩甚麼,他真的會不知道。我相信,無論世界怎樣變化,需要甚麼樣的能力和知識,你要過幸福的人生,你是必需要先懂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雖說是困難,但對我來說,其實我不太怕東西難度高的,有時候,我也頻喜歡迎接一些難度高的東西,因為我對於自己的潛能能夠開發到甚麼程度,是充滿好奇的。困難不代表你就會做得不好,困難也肯定就是會帶給你進步的地方,因為困難就代表你現在的能力和你想要到達的目標有一段差距,我的努力就只是要縮短這個差距而已,沒甚麼好埋怨的,上天沒有要給你難題,你絕對可以躺下接受一切,要是現況能讓你快樂又滿足的話,那就享受好了,不一定要談甚麼進步、努力,但要是你有東西想要,那就站起來,行動去拿吧!
過去一年,有那一件事帶給你成就感?
今年確實感到不少成就感的,但都是不是從甚麼大事而來,而是從小事而來。這些小事,就只是把每天要做的習慣完成,就是那樣簡單,但為何能給我成就感呢?因為那些習慣,都能令我向著目標前進。
2021年最後一季,我看了《原子習慣》這書,這書除了成為我年度最重要的書,應該也是目前為至,影響我最重大的書。未來將會有很多內容是會談到此書教懂我的事,但在這裡,我先分享一件我因這書而建立了的習慣並獲得怎樣的成就感。
例如,我建立了每天早上運動及冥想習慣,令身心都充滿活力。晨間的運動不單沒有像以前帶給我受傷和疲勞,反而令我身體狀況愈來愈好,活動一整天也不感吃力。就像前文提到,現在幾乎每天(除了生理週期首3天)運動的我,在早上就把最重要的任務做好,常常感覺到成就感,而這種正面的感覺,又能我對於緊接下來的一天活動,更有信心及活力去執行。
你在未來一年,能否再創造這種成就感給自己?
以往的我,就像大家一樣,會覺得成就是來自大事件,也要是那些普世認同的成就。今年的我,顛覆了這個想法。真正的成就,是要對你的生命起作用的就算是成就,要是我能夠每天都為我的目標進步一點,那就已是我的微小成就;而且,聰明一點,把這種成就紀錄下來,視覺化,成為你每天進步的提示,更是一種正向循環。我相信未來一年會是無限個好習慣建立的一年,也會是無限個小成就堆疊的一年,期待和你分享更多這個習慣建立的策略。
過去一年,你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習,是甚麼?
目標只是給你方向,你需要的是設計令目標有可能成功的系統。專注於系統,你集中處理能達至成果的過程,而非一個過去定義的目標,因為你當下就能執行,而非等待未來結果的一刻,你會輕易就感到充實,也不會對未知感到焦慮。你的快樂,在所謂成果尚未出現時,就已出現,你才會繼續向著當初確立的目標或方向前進,因為在過程中,你早已感到滿足。這是我今年最重要的學習。
這個學習,如何在未來一年運用在自身、工作、育兒、或家庭?
集中建立及優化在有助目標前進的系統。
過去一年,當你感到壓力時,你會怎樣應付?
我好像會在瘋狂工作或積極回應事態,因為感覺這樣才改變現況(不再感到壓力)。但我近半年感覺到,事情不一定需要你持續投入才會起變化,你過度專注於壓力,也會令壓力加劇,並且讓「你有很大壓力」此事在你腦海加深印象,而令你在壓力旋渦中愈轉愈深。
未來一年,當你再感到壓力時,你會怎樣應付?
學習正念後,對壓力這回事有全新的看法,不再懼怕,知道壓力是由自己的想法而來,而非事情而來(本就是中性的)、接納自己「會有壓力」這件事。
開初我以為這樣做,會令我更容易應對壓力,會令我在壓力環境下過得更好,可是事情卻不是這樣發生。慢慢地,不知為何,我的壓力無聲無消地不再出現,撰此文是2021年年尾,在這個節日時期,我有很多舊項目要審視、新工作要開展,並附帶孩子有很多很多活動要帶他去參加,我卻不再像往年那樣壓力萬分,現在總是感覺平靜,就算有突發事,例如我早兩天電腦壞了,停了工兩天,我內心還是很安定。
所以,2022年,我會持續學習正念,並透過內容創作和你們分享。
過去一年,最讓你感到放鬆平靜的時刻是甚麼時刻?
天氣好的時候,到天台去曬太陽。天空的雲、遠遠的山脈,微風吹送,我會叫自己好好享受15分鐘接近自然的時刻。大自然總是叫人感覺平靜,這種平靜對我來說,是來自於感覺到自己實在太渺小了,渺小到你只能謙卑地感謝宇宙對你的慷慨。哈哈,我沒有要怪力亂神,這只是心中的想法。
未來一年,如何再創造這種平靜時刻給自己?
我會安排每天15分鐘休息的時候,到天台喝咖啡。
過去一年,有哪3個人是你很感恩的?
丈夫:一直都很支持我做自己喜愛的事和創業的人,可以說,沒有他,我不會在做現在每天在做的事。過去一年,他還是繼續身體力行地支持我創作內容,並在我每次沮喪時給我鼓勵,讓我內心變得愈來愈強。雖然他常帶孩子去玩,製造時空給我專心工作而帶來家中有很多的玩具,但我還是非常感謝他的付出。
兒子:我很感恩這個孩子真的很好相處,有強大的同理心,並非常疼錫我,在我每個月生理期異常疲勞、工作煩躁、情緒不穩時,他總會拿出不合年齡的體諒度,例如會讓我在晚上少說幾本童書,好讓我早點休息、或是在我發脾氣時對我說:「對你Calm down下來再說吧。」有時候,他的體諒會讓我立馬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讓我常詫異他內裡的靈魂有多少歲!?
弟弟:從小至大都和弟弟感情要好,雖然有了自己的家庭後,注意力總是放在自己的家庭上,但家人總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我弟弟在我生命中,幫過我很多忙,我對他常存感恩。
在新一年,你可以如何感謝他/她?
陪伴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禮物。未來,我還是會像今年一樣,在每個互動中,繼續專心,不看電話,不想雜事。 我也希望2022年日本通關,我和孩子能安排一個月假期到日本找弟弟。
過去一年,你的Me-time主要活動是甚麼?
修甲和美甲,但我近來沒有再做這事了。
未來一年,你期望你的Me-time主要活動是甚麼?
在家看電影、紀錄片;一個人到戲院看電影。
過去一年,孩子有甚麼成長上改變,是最讓你感動的?
他在人際相處中所展現的諒解和關懷,都令我很感動。
在新的一年,安排以下場合或機會,跟孩子說,你為他的成長感到感動。
我會在晚上睡前和他談天,有時候會說到我看到他的變化,有時我也會說到鼻酸。
過去一年,有甚麼活動是你和孩子都很享受的? 原因是甚麼?
和孩子去行山和野餐。大概是遠離煩囂吧。
未來一年,可以怎樣安排多做那些活動?
我們要去試露營了!
總結:行動才會帶來改變
如果你真的坐了下來,花了兩小時,完成列表的問題,尤其是「未來」的那部份,我懇請你,把這一部份放於一個你很容易看見的位置,那可能是電話裡的記事本或是相簿,反正就是很容易讓你看到的地方,它的作用,是給予你提示。
2021年讀了《原子習慣》一書,對我改變很大。當中談到好習慣的建立對成功是關鍵要素,而如何建立好習慣,當中有四大法則,第一個就是「提示」,有了「提示」,才能令行為出現。當然,要配合其餘三個法則,習慣才能被成功建立,才可以帶領你脫離所謂動機先行的傳統成功論,為你的野心配備最佳成就系統。
人類在期望時獲得的多巴鞍(讓你感覺滿足的荷爾蒙)比實際達成目標的時候更多。所以請善用這份回顧表,藉住年初強大的渴望所帶來的快感,好好計劃未來一年的目標及具體行動,在充沛的愉悅感中展開新的一年,並透過行動把這份愉悅延續一整年。
0 Comments